|
读音:xiāo suǒ
繁体字:消索 意思: 1.消散;消失。 ▶《素问•示从容论》:“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 ▶汉·王充《论衡•死伪》:“且死者精魂消索,不复闻人之言。” ▶《朱子语类》卷一三•:“士气至此,消索无余。” ▶明·汤显祖《紫箫记•托媒》:“自到花卿府,游兴便已消索了。” 2.寂寞冷落。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解释:1.消散;消失。
2.寂寞冷落。
3.犹匮乏。 详细释义:萧条、不景气。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问道:「你家搬在那里好么?」八老道:「甚是消索。」』红楼梦?第一○三回:『那夏家先前不住在京里,因近年消索,又记挂着女孩,新近搬进京来。』
造句:西风昨夜穿帘幕,闺院添消索。朱雀消索,谓穴前朱雀无意朝拱翔舞。’八老道:‘甚是消索。壬多亥少家消索。温证
首字母缩写:xs
【拼音】xiāosuǒ
【包含消索的诗词】
《伊川令/伊州令》
西风昨夜穿帘幕。 闺院添消索。 最是梧桐零落。 迤逦秋光过却。 人情音信难托。 鱼雁成耽阁。 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