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xié hāo
繁体字:邪蒿 意思:野生植物名。高二三尺。复叶,叶纹皆斜,夏开小白花,根叶可食。 ▶《北齐书•邢峙传》:“峙方正纯厚,有儒者之风。厨宰进太子食,有菜曰‘邪蒿’,峙命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宜食。’”清林则徐《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伫入点头之选。”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邪蒿》:“邪蒿,草名,野生,茎高二尺许,叶为复叶,分歧甚多。夏开小白花, 解释:1.野生植物名。高二三尺。复叶,叶纹皆斜,夏开凶花,根叶可食。
造句:咸草叶似邪蒿,而气香味咸”。咸草叶似邪蒿,而气香味咸。他不许太子吃邪蒿菜,恐行不正。【植物形态】邪蒿多年生草本,高
首字母缩写:xh
【拼音】xiéhāo
【包含邪蒿的诗词】
《述志》
宁往百里步,曲木不可息。 宁忍三日饿,邪蒿不可食。 虽云食息顷,便分淑与慝。 志士当暮年,闻道转历历。 要使此一身,如琢复如滌。 整冠与纳履,微嫌费疏剔。 未若瓜李地,绝不见吾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