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修撰 意思:(参见脩撰) 解释:1.撰写;编纂。 2.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详细释义:1.职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时翰林院始置修撰,明清因之。 造句:、胤礼共同修撰《皇考本记》。成化十一年中状元,授修撰职。万历中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撰。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 首字母缩写:xz 【用修撰造句】
1、史馆置于宫禁之中,由宰相一人或数人监修,组织包括修撰、直馆及各类辅助人员的一套常设班子。 【包含修撰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