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衙前 意思:宋代职役之一。 解释:1.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佑治平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 造句:侯王道介乎衙前围道与贾炳达道衙前围道介乎狮子石道与城南道衙前?道介乎衙前围道与贾炳达道 首字母缩写:yq 【衙前开头的诗词】
【包含衙前的诗词】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三首》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 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 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门前溪水似渔家,流浪江湖归未涯。 邂逅高人来说法,支离枯木旋开花。 诸生试罢书如积,剧县归时论正哗。 安得骑鲸従李白,试看牛女转云车。 渴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 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 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