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ōng nú
繁体字:庸駑 意思:(庸驽,庸驽) 平庸无能。常用作自谦之词。 ▶明·归有光《与吴三泉》:“抑以光之庸驽,重以激之耶?” ▶《明史•外戚传序》:“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寿宁兄弟,庸驽如郑国泰,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余力。” ▶清·顾炎武《赴东》诗之一:“人生中古余,谁能免尤悔;况余庸驽姿,侧身涉危殆。” 解释:1.平庸无能。常用作自谦之词。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n
【拼音】yōngnú
【包含庸驽的诗词】
《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
殷勤儒帅饯图南,文物彬彬岁比三。 远业相期唐进士,流风一洗晋清谈。 歌陈呦鹿筵初宴,分揣庸驽乘莫骖。 好向琼林待公衮,杏园春色正红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