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ú zhú
繁体字:餘躅 意思:(余躅,余躅) 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践仲宁之余躅,奸邪歛手;签孝仁之远踪,群胡革面。” 解释:1.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z
【拼音】yúzhú
【包含余躅的诗词】
《郎官湖》
当年贤守令,载酒沔南游。 凉月呈新霁,明湖涵素秋。 郎官夏口使,仙客夜郎囚。 促膝青螭舫,连觞紫绮裘。 高驩随雨散,余躅想风流。 芳草失青履,沧波浮白鸥。 江吞百顷尽,石刻一篇留。 宜有沈碑者,前怀陵谷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