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虞候 意思: 解释: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 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3.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雇觅人力》。 详细释义:1.古代掌山泽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 造句: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惟明镇?坊,累署玢为都虞候。位至领军将军,恒检校虞候事。仕宋为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 首字母缩写:yh 【包含虞候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