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諛墓 意思:(谀墓,谀墓) 解释:1.唐李商隐《刘叉》﹕"后以争语不能下诸公﹐因持愈(韩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韩愈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辞◇谓为人作墓志而称誉不实为"谀墓"。 详细释义:嘲笑为人作墓志而称誉不实。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宋?陆游?题斋壁诗:『作碑谀墓已绝笔,?史藏山犹苦心。』 造句: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昌黎此体推第一,尚恐谀墓难为雄。本诗即讥讽了那些企图立碑传名和谀墓 首字母缩写:ym 【包含谀墓的诗词】
《古冢行》
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