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ù qián
繁体字:寓錢 意思:(寓钱,寓钱) 即纸冥钱。古时祭祀或丧葬时用圭璧币帛,祭毕埋在地下,因常被盗,其后或用范土为钱,以代真钱,魏·晋以后又改用纸钱。因以纸替代真钱,故称寓钱。 ▶《新唐书•王玙传》:“汉以来葬丧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玙乃用之。” ▶清·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下:“纸钱曰寓钱,言其寓形于钱也。” 解释:1.即纸冥钱。古时祭祀或丧葬时用圭璧币帛,祭毕埋在地下,因常被盗,其后或用范土为钱,以代真钱,魏晋以后又改用纸钱。因以纸替代真钱,故称寓钱。
造句:齐之时,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原籍河中,侨寓钱塘。原籍新安,寓钱塘。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附近),侨寓钱塘(今杭
首字母缩写:yq
【拼音】yùqián
【包含寓钱的诗词】
《寓钱塘得乡人消息》
西子湖边放鹤仙,几回同醉木兰船。 相思东路一千里,忆别西风十四年。 远信有时凭雁寄,新诗近日赖僧传。 不须更问垂纶叟,已有霜痕到鬓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