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uè lǐn
繁体字:月廩 意思:(月廪,月廪) 亦作“月禀”。 1.《新唐书•杨绾传》:“又定府、州官月禀,使优狭相均。” ▶宋·陆游《村饮》诗:“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廪厌陈陈。” ▶《宋史•兵志七》:“﹝宣和﹞七年,减掖庭用度,减侍从官以上月廪。” ▶《元史•世祖纪十四》:“命宿卫受月廪及蒙古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廪,一本作“廪”。 解释:1.见"月廪"。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l
【拼音】yuèlǐn
【包含月廪的诗词】
《村饮》
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廪厌陈陈。 丛祠懹肉有归遗,官道横眠多醉人。 小市孤村真送老,浩歌起舞最关身。 盐醯乞贷寻常事,恼乱比邻莫媿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