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俎

读音:zá zǔ

繁体字:雜俎

意思:(杂俎,杂俎)

 1.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
  ▶清·钱谦益《<镜古篇>序》:“盖郑广文荟蕞,段柯古杂俎之流。”
 
 2.指斑驳的花纹。

解释:1.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唐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明谢肇浙有《五杂俎》十六卷。 2.指斑驳的花纹。

详细释义:杂记一类的书。如唐人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见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三。

造句:《艺文杂俎》的文笔是优美的。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记载。《酉阳杂俎》中没记录下来。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

首字母缩写:zz

【拼音】

【包含杂俎的诗词】
《再赋五杂》
五杂俎,侯门戟。
往复来,道上檄。
不得已,天涯客。
上一篇
杂碎
下一篇
杂文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