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á lǎn
繁体字:雜覽
意思:(杂览,杂览)封建社会指儒家经典以外的着作。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个一定的规矩,比不得那些杂览,可以随手乱做个。” ▶茅盾《如何欣赏文艺作品》:“他们那时候,把一部分用文言写的诗、词、赋、曲、传奇、小说,乃至野史、笔记,视为‘杂览’。”
解释:1.封建社会指儒家经典以外的著作。
详细释义:科举时代称与考试无关的杂学知识。泛指诗词歌赋。儒林外史?第三回:『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
造句:课余喜杂览,爱读野史笔记。好杂览,常向图书馆借书。先生性诙谐,健谈吐,杂览群书,不求甚解。他只是一个轻尝浅试、旁收杂览
首字母缩写:zl
【拼音】zál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