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á chāo
繁体字:雜抄
意思:(杂抄,杂抄)亦作“杂钞”。 1.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 ▶《说郛》卷十六引宋·宋庠《<杨文公谈苑>序》:“唐卿所纂比诸公为多,但杂抄旁记交错无次序。” 2.古时亦指图书分类中的一个子目,此类图书均系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纂辑而成。如《经史百家杂钞》。
解释:1.亦作"杂钞"。 2.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 3.古时亦指图书分类中的一个子目﹐此类图书均系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纂辑而成。如《经史百家杂钞》。
造句:盖方技之流杂抄占书为之耳。》,出版《民歌杂抄》。”《戊辰杂抄》说:“撒帐始于汉武帝。《秦律杂抄》:“典、老弗告,訾
首字母缩写:zc
【拼音】zách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