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ào cù
繁体字:躁蹙 意思: 1.烦躁愁苦。 ▶《新唐书•韩皋传》:“‘止息’者,晋虽暴兴,终止息于此。其哀愤、躁蹙、憯痛、迫胁之音,尽于是矣。” 2.犹操切。胁迫;胁制。躁,通“操”。 ▶《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汉·郑玄笺:“有缓者,有所听纵也;有急者,有所躁蹙也。” ▶孔颖达疏:“此经兔言缓,则雉为急矣;雉言在罗,则兔无拘制矣。举一缓一急 解释:1.烦躁愁苦。
2.犹操切。胁迫;胁制。躁,通"操"。
造句:笺有所躁蹙者,定本作操,义?得通。其哀愤躁蹙,?痛迫胁之旨,尽在于是矣。”阮元校:“其或作躁蹙者,即操戚之别体。其哀愤、躁蹙
首字母缩写:zc
【拼音】zàoc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