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杖節 意思:(杖节,杖节) 解释:1.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造句:师伯因求杖节,乃以为徐州主簿。司马懿欲出战?被辛毗杖节制止。后徙北海,杖节牧羊十九年。张骞杖节而来,一脸风霜 首字母缩写:zj 【包含杖节的诗词】
《汉堤诗》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 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 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灶登蛟鼍,堂集鳣鲔。 惟恩若雠,母不能子。 洪溃既涸,閈闳其虚。 以隳我堵,以剥我庐。 酸伤顾望,若践丘墟。 帝曰念嗟,朕日南顾。 流灾降慝,天曷台怒。 滔滔襄郊,捽我婴孺。 于惟余甿,饥伤喘呼。 斯为淫痍,孰往膏傅。 惟汝元寮,佥举明哲。 我公用谐,苴茅杖节。 来视襄人,噢咻提挈。 不日不月,咍乎抃悦。 乃泳故堤,陷于沙泥。 缺落坳圮,由东讫西。 公曰呜呼,汉之有堤。 实命襄人,不力乃力。 则及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