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ēn lóu
繁体字:針樓 意思:(针楼,针楼) 《西京杂记》卷一:“汉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南朝·梁·顾野王《舆地志》:“齐武起曾城观,七月七日宫人登之穿针,世谓穿针楼。”后以“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唐·沈佺期《牛女》诗:“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 ▶唐·陈元初《忆长安•七月》诗:“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解释:1.《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南朝梁顾野王《舆地志》﹕"齐武起曾城观﹐七月七日宫人登之穿针﹐世谓穿针楼。"后以"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造句: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针楼秋思满,玉宇夜情多。几家帘摧针楼月,何处人吹玉管笙?“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
首字母缩写:zl
【拼音】zhēnlóu
【针楼开头的诗词】
《留春令·针楼残烛》
针楼残烛,镜台剩粉,醉眠曾许。 长记罗账梦回初,响几点催花雨。 别泪连丝繁主薄,剩定情诗句。 一样霜天月仍圆,只不照凌波步。
【包含针楼的诗词】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