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èng jì
繁体字:政績 英语:(political) achievements 意思:(政绩,政绩) 亦作“政勣”。 指官吏在执政时办事的成绩。 ▶《后汉书•虞延传》:“八年,代范迁为司徒。歷位二府,十余年无异政绩。” ▶《陈书•王劢传》:“及萧勃平后,又以劢旧在岭表,早有政勣,乃授使持节……广州刺史。” ▶元·石德玉《曲江池》楔子:“几年政绩远相闻,採得民谣报使君。” ▶孙犁《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 解释:1.见"政绩"。 详细释义:官吏治理政务的绩效。晋书?卷三?武帝纪:『以京兆太守刘霄、阳平太守梁柳有政绩,各赐谷千斛。』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似]治绩
造句:
例句:我们清理贫民窟的政绩使其他城市黯然失色。 Our record of slum-clearance cast other cities in the shade.
首字母缩写:zj
【拼音】zhèngjì
【用政绩造句】
1、民心是杆秤,称得官德和政绩;众口皆是碑,书就美名与丑行。
【包含政绩的诗词】
《赐大学士张廷玉》
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 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咨惠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