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ōu cì
繁体字:舟次 意思: 1.船停泊之所。即码头。 ▶宋·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书》之六:“轼深欲出迎郊外,业已杜门……专令小儿去舟次也。”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谐噱》:“﹝东坡云:﹞其初离昌化时,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馔直至舟次相送,执手泣涕而去。” 2.行船途中,船上。 ▶《宋史•朱臺符传》:“复出知洪州,卒于舟次。” ▶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论 解释:1.船停泊之所。即码头。
2.行船途中,船上。 详细释义:1.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舟次祠下,是用有祷于神。』 2.航程,指旅途。宋史?卷三○六?朱台符传:『复出知洪州,卒于舟次。』
造句:翌年1月,病逝于武昌青山舟次。舟次小孤山,薨,年八十一。。庚戌,舟次?鸡堡,上崩。三月,思州舟次亲加批阅。
首字母缩写:zc
【拼音】zhōucì
【舟次开头的诗词】
《嘉禾舟中》
舟次寒城外,人家已闭门。 蜃眠春浪息,鸟入暮烟昏。 泽广疑无地,车鸣忽有村。 兹游虽适兴,终不似丘园。
【包含舟次的诗词】
《舟次横浦》
五云一水入南安,万叠山回六六滩。 行到水穷山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