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uō bí
繁体字:捉鼻 意思: 1.掩鼻。不屑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 ▶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安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清·陈维崧《满江红•赠吴白涵》词:“轰隐家门,捉鼻免、问君何术。” 2.掩鼻。同“拥鼻”。 ▶清丘逢甲《南园感事诗》之四:“女墻残月度钟声,捉 解释:1.掩鼻。不屑貌。
2.掩鼻。同"拥鼻"。 详细释义:表示不屑的意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清?陈维崧?满江红?轰隐家门词:『轰隐家门,捉鼻免、问君何术。』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zb
【拼音】zhuōbí
【包含捉鼻的诗词】
《诗(七首)》
小渠分瀑夜湲湲,片月窥窗不可关。 烟水自来宜我辈,勋名终是属痴顽。 新松直上梢频剪,丛菊孤搴蕊半删。 却笑谢公徒捉鼻,区区江左负东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