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uó sàng
繁体字:斲喪 意思:(斲丧,斲丧)
1.摧残;伤害。 ▶《左传•哀公十五年》:“齐·陈瓘如楚,过卫。 ▶仲由见之,曰:‘天或者以陈氏为斧斤,既斮丧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宋·苏轼《盖公堂记》:“萧何、曹参亲见其斮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 ▶明·刘基《艷歌行》:“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郭沫若《残春及其他•圣者》
造句:暗中多斫丧⑧,白壁恐难完⑨。此真元衰惫,乃斫丧过度所致也。⑧斫丧:伤害,损伤。外而六门,内而六识,内外交攻,斫丧真元。本朝德泽,迩来斫丧无余,民无恒心,何以为国?那时常常会想到做学术的代价,比如“生机”的斫丧。武后斫丧王室,潜移龟鼎,越王贞父子痛愤,义不图全。气虚而小便闭者,多因素多斫丧或年衰气竭,当辨其脏气寒热。此证
首字母缩写:zs
【拼音】zhuósàng
【包含斲丧的诗词】
《感遇二十五首》
炎刘运欲圮,蠹孽依根生。 奸臣助斲丧,主意不得行。 云谁知巢穴,请剑有朱卿。 伤哉滔天祸,成此直士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