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ī xī
繁体字:緇錫 意思:(缁锡,缁锡)
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 ▶唐·权德舆《送道依阇黎序》:“乃振缁锡,泛然而行。” ▶唐·刘禹锡《海阳湖别浩初师》诗:“逢君驻缁锡,观貌称林峦。” 2.借指僧人。 ▶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既毕,召化内之缁锡,数迈于千,斋而落之累中。” 解释: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
2.借指僧人。
造句:借指僧侣);缁锡(僧衣锡杖。讵耽缁锡流,幸接金张籍。【出处】唐权德舆《送道依?黎序》:“乃振缁锡,泛然而行。唐刘禹锡《海阳湖别浩初师》诗:“逢君驻
首字母缩写:zx
【拼音】zīxī
【包含缁锡的诗词】
《初秋同叔弢彦时游崇山兰若》
习静厌纷扰,幽寻给孤园。 倏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