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奏书

读音:zòu shū

繁体字:奏書

意思:(奏书,奏书)

 1.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于天子曰奏,于王公曰奏书,于公府曰奏记。”
 
 2.泛指奏章。
  ▶宋·王安石《王中甫学士輓词》:“同学

解释:1.汉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2.泛指奏章。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

造句:”偃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批阅陈放在那里上徽号的奏书。所有大夫等奏书,谨并奏以闻。一般这个时候,宣读官要读奏书。

首字母缩写:zs

【拼音】zòushū

【奏书开头的诗词】
《长沙送梁副端归京》
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
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
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包含奏书的诗词】
《宫词》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
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上一篇
奏奬
下一篇
奏正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