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赤口白舌

解释

赤口白舌 chìkǒu-báishé

(1) [talk nonsense] 〈方〉∶指说瞎话,胡言乱语

请别赤口白舌乱诬赖别人

(2) [dispute]∶犹言是非

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京本通俗小说》

引用解释

1.古代迷信谓主口舌争讼的恶神。旧俗多于端午节书帖悬门以禳之。《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又是五月五日到, 可常 取纸墨笔来,写下一首《辞世颂》:‘……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竝悬门楣,以为禳禬。”

2.平白无故。《广陵潮》第二五回:“我敢是没有真凭实据,赤口白舌枉説人家的?”

读音:chì kǒu bái shé

首字母缩写:ckbs

【拼音】chìkǒubáishéshū

【包含赤口白舌的诗词】
《偈颂七十一首》
五月端午令节,艾人苦痛不彻。
可怜病有膏肓,又被邪神所惑。
撞著太上老君,也是赤口白舌。
山僧反覆思量,别无仙方秘诀。
如今抑不得已,只将就渠身上打劫。
上一篇
赤阑桥
下一篇
赤脚大仙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