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亦称“ 穿天节 ”。 古代 湖北 襄樊 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綵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自注:“ 襄 邓 间旧俗,正月二十二日,仕女游河,取小石通中者,用綵丝穿之,带以为祥。”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襄阳 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 交甫 解佩之日。郡中移会 汉水 之滨,倾城自 万山 泛綵舟而下。妇女於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挂於首,以为得子之祥。” 读音:chuān shí jié 首字母缩写:csj 【包含穿石节的诗词】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
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 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 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 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 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 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 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 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 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 彩丝穿石节,罗襪踏青期。 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 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 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相君那肯爱,家有凤皇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