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唇枪舌剑 chúnqiāng-shéjiàn [cross verbal swords;heated verbal exchange or debate] 以唇作枪,以舌为剑。形容言辞犀利辩论针锋相对 引用解释 形容言辞锋利,争辩激烈。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也曾经略略的赶了一下热闹,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 脣鎗舌劍:唇如枪,舌似剑。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一折:“凭着我脣枪舌剑定江山。”亦作“ 脣鎗舌剑 ”。 明 王錂 《春芜记·解嘲》:“他要相凌併,故把这脣鎗舌剑陷你在锦阵花营。” 读音:chún qiāng shé jiàn 近义词:针锋相对 反义词:心平气和 促膝谈心 首字母缩写:cqsj 【用唇枪舌剑造句】
1、 原本就有矛盾的姐妹俩一见面就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 【包含唇枪舌剑的诗词】
《神光灿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声声慢》
悲欢绝念,视听忘怀,从初号曰希夷。 不晓根源,刚强说是谈非。 百般拈花摘叶,谩徒劳、使尽心机。 这些事,算人人易悟,个个难依。 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惺惺广学多知。 上士无争,只要返朴除疑。 冥冥放开四大,把尘劳、一旦纷飞。 认得后,管教贤、拍手笑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