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大器晚成 dàqì-wǎnchéng [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A great talent takes time to mature] 指大材需要很长时间加工才能做成。喻指有大才的人要经长期磨炼,成就往往较晚,或作对长期不得意人的安慰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老子》 引用解释 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汉 王充 《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从弟 林 ,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 琰 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读音:dà qì wǎn chéng 近义词:后生可畏 反义词:不堪造就 冥顽不灵 首字母缩写:dqwc 【用大器晚成造句】
1、章学诚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 【包含大器晚成的诗词】
《百字谣/念奴娇》
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 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 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 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 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 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 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 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