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赤口

读音:chì kǒu

繁体字:赤口

意思:
 1.谓谗毁者之口。
  ▶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于理?”宋·陆游《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宋·储泳《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斗讼。”
  ▶宋·陆游《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
 
 3.见“赤口日”。

解释:1.谓谗毁者之口。 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3.见"赤口日"。

造句:《祛疑说》:“赤口,小煞耳。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赤口日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林松到县里告状,赤口被关入监。

首字母缩写:ck

【拼音】chìkǒu

【包含赤口的诗词】
《偈颂七十一首》
五月端午令节,艾人苦痛不彻。
可怜病有膏肓,又被邪神所惑。
撞著太上老君,也是赤口白舌。
山僧反覆思量,别无仙方秘诀。
如今抑不得已,只将就渠身上打劫。
上一篇
赤字
下一篇
赤兔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