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得不偿失 débùchángshī [submarginal;the loss outweighs the gain;gain does not equal to loss;gains cannot make up for losses]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企图开垦一块得不偿失的坡地 引用解释 所得到的不足以补偿所失去的。 宋 陆游 《<方德亨诗集>序》:“得不偿失,荣不盖媿。”《明史·傅姜包田等传赞》:“给事中 程绍 言 嘉靖 中採矿,费帑金三万餘,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因罢其役。”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三:“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亦作“ 得不酬失 ”、“ 得不补失 ”、“ 得不偿丧 ”。《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权 遂征 夷州 ,得不补失。” 金 王若虚 《进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 读音:dé bù cháng shī 近义词:因小失大 贪小失大 反义词:乞浆得酒 首字母缩写:dbcs 【用得不偿失造句】
1、 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包含得不偿失的诗词】
《和子由除日见寄》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