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兰亭序〉帖》石刻名。 唐太宗 喜 晋 王羲之 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 五代 梁 时移置 汴都 ,后经战乱而遗失, 北宋 庆历 间发现,置于 定州 州治。 大观 中, 徽宗 命取其石,置于 宣和殿 。 北宋 亡,石亦散失不传。 定州 在 宋 时属 定武军 ,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一说《〈兰亭序〉帖》原本为 唐 人所作,非 王羲之 书。参阅 宋 桑世昌 《兰亭考》、 郭沫若 等《兰亭论辨》。 读音:dìng wǔ lán tíng 首字母缩写:dwlt 【包含定武兰亭的诗词】
《题定武兰亭副本》
玉华末命昭陵士,兰亭神迹埋千古。 率更搨本入时珉,盐帝归装投定武。 薛家翻刻愚贵游,旧石宣和龛御府。 胡尘横空飞渡河,中原荆棘穴豺虎。 维扬苍茫驾南辕,百年文物不堪补。 纷纷好事竞新模,倾欹丑俗亡遗矩。 如今薛本亦罕见,仿佛典刑犹媚妩。 清欢盛会何足传,右军它帖以千数。 托言此笔不可再,慨然陈迹兴怀语。 今昔相视无已时,手掩尘编对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