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独眼龙 dúyǎnlóng [one-eyed person] 指因某种原因而瞎了一只眼的人(在很多情况下含讥讽意味) 引用解释 谓一目失明者。原有敬畏意,后多含诙谐意。《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 武皇 既收 长安 ,军势甚雄,诸侯之师皆畏之。 武皇 一目微眇,故其时号为‘独眼龙’。” 宋 无名氏 《五国故事》:“ 延稟 , 审知 之养子,眇一目,人亦谓之‘独眼龙’。” 侯宝林 《醉酒》:“‘ 张 家长, 李 家短,仨蛤蟆五只眼。’‘哎,仨蛤蟆六只眼。’‘其中有个蛤蟆是独眼龙。’” 读音:dú yǎn lóng 首字母缩写:dyl 【用独眼龙造句】
1、在盲人国里,独眼龙就是国王。托·富勒 【包含独眼龙的诗词】
《五台行(咏梁、唐、晋、汉、周)》
繁台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 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 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 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麕至谁能争。 天道好还信岂偶,夜环殿柱仍三走。 禄山仰空若猪屠,翟让仆地如牛吼。 愁台庄宗战败登愁台,酒酣四顾悲风来。 野人献雉味徒美,壮士骑马颜如灰。 可怜昔日英雄才,夹河蹀血驰风雷。 胜兵百万使臂指,伶官数十为祸胎。 萧萧落叶墓门棘,独眼龙眠墓中泣。 生儿但作斗鸡豪,琵琶火消髑髅赤。 沙台穹庐拜受白貂裘,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