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古代帝王批示笺奏,表示认可,则署“诺”字,字尾形如凤尾,因以得名。《南史·齐江夏王锋传》:“﹝ 江夏王 锋 ﹞五岁, 高帝 使学凤尾诺,一学即工。” 唐 陆龟蒙 《说凤尾诺》:“或问予曰:‘凤尾诺为何等物?图耶?书耶?’对曰:‘予之所闻,自 晋 讫於 梁 陈 以来,藩邸之书……其事行,则曰“诺”,犹 汉 天子肯臣下之奏曰“可”也。凤尾则所诺牋之文也。’” 金 元好问 《常山妷生四十月能搦管作字喜为赋诗》:“教官连被凤尾诺,瑞物多生金粟冈。” 读音:fèng wěi nuò 首字母缩写:fwn 【包含凤尾诺的诗词】
《谢高机宜惠纸》
诗人百用皆草草,文房所储备精好。 君家此纸世上珍,肯分嘉惠及此老。 女肤腻滑葭膜匀,溪叟捣冰旧疑神。 何人袖有善幻手,解蓝田玉山为贫。 银光鱼卵人皆重,薛涛小笺才近用。 盍自留供凤尾诺,十吏卷舒看飞动。 杜郎百幅顾见贻,敢用实腹疗朝饥。 囊诗方逐大堤客,快意挥扫播掿辞。 策翰墨勋闯宏大,功名逼君方未沬。 何当太史牛马走,秉笔特书端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