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负屈衔冤

引用解释

遭受冤屈。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説忠臣负屈啣寃,铁心肠也须下泪。”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可怜 刘安住 负屈啣寃,须不是 李社长 教唆为务。”《金瓶梅词话》第九回:“你看若是负屈啣寃,被人害了,托梦与我,兄弟替你报寃雪恨。”亦作“负屈衔寃”、“负屈含寃”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你有甚么负屈衔寃的事,你且回城隍庙中去,到晚间我与你作主。”《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告道:‘恩相明镜,念 林冲 负屈衔寃。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见父亲负屈含寃,都因我的婚姻而起,我从那日便打了个终身守志永远不出闺门的主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按院根据片面之辞,上疏弹劾,将弟革去举人,下入狱中。弟负屈含冤,百口莫辩。”

见“ 负屈啣冤 ”。

读音:fù qū xián yuān

首字母缩写:fqxy

【拼音】xiányuān

【用负屈衔冤造句】

1、林冲负屈衔冤,最后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上一篇
负手之歌
下一篇
负俗之累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