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过失与忧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自 子游 、 子夏 、 荀况 、 孟軻 、 枚乘 、 贾谊 、 苏武 、 张衡 、 左思 之儔,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百喻经·磨大石喻》:“憍慢贡高,增长过患。”《坛经·付嘱品》:“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説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2.祸患;不良的后果。 唐 张怀瓘 《评书药石论》:“至若曲情顾旨,必无过患,臣深知之。” 读音:guò huàn 首字母缩写:gh 【包含过患的诗词】
《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