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比喻穷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宋 司马光 《西台诗二十四韵》:“涸辙犹蒙润,寒灰免附炎。” 明 张煌言 《长鲸行》:“跳梁寧復昔睚眦,涸辙应怜旧饕餮。”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鄙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参见“ 涸辙之鮒 ”。 2.犹搁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海兽》:“海潮退后,有一兽涸辙沙滩,长八尺餘,色纯黑,毛如海虎。” 读音:hé zhé 首字母缩写:hz 【包含涸辙的诗词】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
伊昔逢丧乱,历数闰当馀。 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余及尔皆亡,东西各异居。 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 逮承云雷后,欣逢天地初。 东川聊下钓,南亩试挥锄。 资税幸不及,伏腊常有储。 散诞时须酒,萧条懒向书。 朽木不可雕,短翮将焉摅。 故人有深契,过我蓬蒿庐。 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 相看非旧颜,忽若形骸疏。 追道宿昔事,切切心相于。 忆我少年时,携手游东渠。 梅李夹两岸,花枝何扶疏。 同志亦不多,西庄有姚徐。 尝爱陶渊明,酌醴焚枯鱼。 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 追念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