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用狐腋的白毛皮做成的衣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以狐之白毛皮为裘,谓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难得者。” 唐 杜甫 《锦树行》:“王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仇兆鳌 注:“言服饰之奢僭。”亦省作“ 狐白 ”。《礼记·玉藻》:“士不衣狐白。”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宋 陆游 《暖阁》诗:“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 明 何景明 《咏裘》:“豹袪未称美,狐白安足云。” 2.借指富贵者。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读音:hú bái qiú 首字母缩写:hbq 【狐白裘开头的诗词】
【包含狐白裘的诗词】
《短歌行与蓝山陈彦中》
桂水秋风高,扁舟过摐末。 西来佳公子,袖拂湟川月。 公子芳年狐白裘,抱琴来访丹山丘。 云边举手笑相揖,凌云意气横清秋。 高谈雅论倾四座,自言曾到燕山游。 雪中射虎随飞将,原上呼鹰从列侯。 酒酣驰向城南猎,腾身飞鞚轻一瞥。 赤手获得千年狐,路人纵观夸勇捷。 卿家严君谁得如,湘南昔日专城居。 将门有将今复见,见此沧波明月珠。 明珠白璧相照耀,知音更学丝桐妙。 传得吴侬《子夜歌》,弹为楚客《阳春》调。 尔有吴越思,言之使我迷。 罢琴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