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徽宗 依其説,命铸鐘十二,召九天。范金随律,月成一鐘。排黄麾仗奉安于 宝籙宫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丁卯,设黄麾仗于殿前,陈宫悬、登歌,文武官、 辽 使陪列,酌献三清天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皇帝用黄麾仗(出行时的一种仪仗)一万零八百余人,骑三千九百余,共分八节,皇帝、皇太后、皇后等在第六节。” 读音:huáng huī zhàng 首字母缩写:hhz 【包含黄麾仗的诗词】
《沁园春·碧瓦霜融》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 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 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 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吁江假守非才。 犹记得当时传庾台。 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归鞭何速,祝寿方才。 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 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