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 魏 晋 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亦作“ 金章紫綬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亦省称“ 金紫 ”。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 读音:jīn yìn zǐ shòu 近义词:金章紫绶 首字母缩写:jyzs 【用金印紫绶造句】
1、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包含金印紫绶的诗词】
《天马歌》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 纲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银鞍玉镫黄金辔,广路长鸣增意气。 富平公子韩王孙,求买倾家不知贵。 芙蓉高阙北向开,金印紫绶从天来。 路人回首无所见,流风瞥过惊浮埃。 如何弃置归皁栈,踠足垂头困羁绊。 精神惨澹筋骨羸,举目双晴犹璀璨。 伏波马式今已无,子阿肉腐骨久枯。 举世无人相骐骥,憔悴不与驽骀殊。 神兵淬砺精芒在,宝鉴游尘肯终晦。 君今鬋剔被鸣鸾,尚能胜踏昆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