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漏壶 lòuhú [water clock;clepsydra;hourglass; an ancient device for measuring time] 古时计时器。传世的漏壶为铜制,分播水壶、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一般有三个,置于台阶或架上,均有小孔滴水,最下层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一百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以表示时间 引用解释 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 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 中国 在 周 朝已经有了漏壶。后来为了提高水流速度的稳定性,逐渐在漏水壶上另加一只或几只漏水壶,形成多级漏壶。 读音:lòu hú 首字母缩写:lh 【用漏壶造句】
1、肉体只是漏壶,里面装着计时的沙粒,而这只漏壶本身最终也将变成沙粒。 【包含漏壶的诗词】
《水调歌头·酿秫小春月》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这番酒,,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