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面折廷争

引用解释

谓在朝廷上犯颜直谏,据理力争。《史记·吕太后本纪》:“ 陈平 、 絳侯 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 刘氏 之后,君亦不如臣。’”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南衙羣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復何聊乎?”《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二年》:“ 耶律楚材 面折廷争,言人所难言,人皆危之。”亦作“ 面折庭争 ”、“ 面折廷諍 ”。《汉书·公孙弘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辽史·萧岩寿传》:“ 巖寿 廉直,面折廷諍,多与 乙辛 忤,故及於难。”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 汤兆京 ﹞慷慨言天下事,数面折廷諍。” 章炳麟 《变法箴言》:“争变法者,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諍、千人皆靡者也。”

读音:miàn zhé tíng zhēng

近义词:面折庭争

首字母缩写:mstz

【拼音】miànshétíngzhēng

【用面折廷争造句】

1、 我们都应有面折廷争的精神。

上一篇
面首左右
下一篇
面授机宜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