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形容狼狈逃跑。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 曰﹞:‘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于 汉王 。’”《汉书·蒯通传》:“ 常山王 奉头鼠窜。” 颜师古 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窜。” 宋 陆游 《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郑志鸿 《常语寻源·捧头鼠窜》引《宋史》:“ 金 人围 太原 , 童贯 欲遁, 张纯正 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师,几许威重;及临事乃捧头鼠窜,何面目见天子乎?’”按,《宋史·宦者传三·童贯》作“奉头鼠窜”。 读音:pěng tóu shǔ cuàn 首字母缩写:ptsc 【包含捧头鼠窜的诗词】
《闻虏酋遁归漠北》
幽州遗民款塞来,来者扶老携其孩。 共言单于远逃遁,一夕荆棘生燕台。 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妄期旧穴得孳育,不知天网方恢恢。 老上龙庭岂不远,汉兵一炬成飞灰。 陛下中兴天所命,筑坛授钺皆雄才。 煌煌九霄揭日月,浩浩万里行风雷。 虢山多兽可游猎,汝不请命何归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