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清静无为

解释

清静无为 qīngjìng-wúwéi

[quiet and inaction] 道家谓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闻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静无为,邑人以康。——宋· 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

引用解释

亦作“清净无为”。 春秋 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消极无为,复返自然。 汉 初实行这种政治策略。《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晋平公 问於 师旷 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浄无为。’”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谨按道家者流,本出於 黄帝 、 老子 ,其道以清浄无为为宗。”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曹参 师事道家大师 盖公 ,一切遵守 萧何 所定法令,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治。”

读音:qīng jìng wú wéi

首字母缩写:qjww

【拼音】qīngjìngwéi

【用清静无为造句】

1、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

【包含清静无为的诗词】
《满庭芳·见人错失》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
交予怎不悲伤。
思想烯指然臂,顶上然香。
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弃命非常。
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
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
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
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珑、响*叮铛。
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
上一篇
清涵
下一篇
清风明月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