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吕延济 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软弱。 明 唐顺之 《与杨蕉山书》:“僕少颇负意气,屏发以来,槁形灰心之餘,化为绕指柔焉久矣。” 2.用以形容柔软之极。 唐 高适 《咏马鞭》:“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 清 黄遵宪 《寄和周朗山》:“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亦省作“ 绕指 ”。 唐 温庭筠 《懊恼曲》:“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鐘铅绕指。” 宋 杨万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鍊兮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御史与边功》:“以至尚书三少而豸冠,风力化为绕指矣。” 读音:rào zhǐ róu 首字母缩写:rzr 【用绕指柔造句】
1、从指尖划过还来不及感受,将所有的一切化为绕指柔。木然回首,头上似霜雪,脸上似山川。 【包含绕指柔的诗词】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