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汉 马融 《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超 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读音:ruò cún ruò wáng 近义词:若有若无 首字母缩写:rcrw 【用若存若亡造句】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 【包含若存若亡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