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日上三竿 rìshàngsāngān [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it’s late in the morning] 太阳距地平线有三竹竿来高,约为上午八、九点,形容时间不早,也形容起床晚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阑。——宋· 苏轼《题潭州徐氏春晖庭诗》 引用解释 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南齐书·天文志上》:“ 永明 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春》:“日上三竿。”旧注:“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西禅鼎需禅师》:“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物外翛然无箇事,日上三竿犹更眠。” 宋 杨亿 《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 章臺 走马帽簷欹。” 老舍 《宝船》第一幕:“咱们的皇上多么懒哪!日上三竿他才起,先喝一大碗香油,然后吃好几大张葱花烙饼。”亦省作“ 日三竿 ”。 宋 陆游 《示儿辈》诗:“坐使乃翁无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 读音:rì shàng sān gān 近义词:日已三竿 首字母缩写:rssg 【用日上三竿造句】
1、都日上三竿了,该起床了。 【日上三竿开头的诗词】
【包含日上三竿的诗词】
《木皮散人鼓词》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五行生克苦歪缠。 兔走鸟飞催短景,龙争虎斗耍长拳。 生下都从忙里老,死前谁会把心宽! 一腔填满荆棘刺,两肩挑起乱石山。 试看那汉陵唐寝埋荒草,楚殿吴宫起暮烟。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和风冷露一蒲团。 科头跣足剜野菜,醉卧狂歌号酒仙。 正是那:“日上三竿眠不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