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羣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以“日近长安远”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望眼连天,日近 长安 远。”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二折:“本待经纶就 舜 日 尧 天,只因两角蜗蛮战,贬得我日近 长安 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跨上白骡韉,空江野路,哭声动九原。日近 长安 远,加鞭,云里指宫殿。” 读音: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 首字母缩写:rjcay 【用日近长安远造句】
1、 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日近长安远开头的诗词】
【包含日近长安远的诗词】
《蓦山溪·溪堂欢燕》
溪堂欢燕。 惯捧玻璃盏。 今日祖西城,更忍把、一杯重劝。 别离情味,自古不堪秋。 催泪雨,湿西风,肠共危弦断。 夕阳去路,五马旌旗乱。 便是古都春,应醉恋、曲江池馆。 须知别后,叠翠汶上楼阁倚阑情,青嶂晚,碧云深,日近长安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