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三家村 sānjiācūn [a small remote hamlet] 泛指人烟稀少、偏僻的小村庄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洲》 引用解释 1.偏僻的小乡村。 唐 王季友 《代贺若令誉赠沉千运》诗:“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年唯有三家村。”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水浒传》第五一回:“便駡你这三家村使牛的,打甚么紧?!” 邹韬奋 《救国组织和时事研究》:“即在一个三家村里,能设法减少几个文盲,促进看报和注意时事的兴趣,渐渐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救国热诚,也是值得做的工作。” 2.作家 邓拓 、 吴唅 、 廖沫沙 三人于六十年代初,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杂记》专栏,以 吴南星 的笔名撰写短小精炼的杂文。十年内乱开始, 姚文元 写《评〈三家村〉》一文,对作者横加罪名,诬之为“三家村”“反党集团”,一时之间,凡诬三人为“反党集团”者,多以“三家村”称之。 读音:sān jiā cūn 首字母缩写:sjc 【拼音】sānjiācūnyúliǎngtiānshàiwǎng 【用三家村造句】
1、大约六年前,在三家村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满语学校。 【包含三家村的诗词】
《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