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 ,要我乎 上宫 ,送我乎 淇 之上矣。” 朱熹 集传:“ 桑中 、 上宫 淇 上,又 沬乡 之中小地名也…… 卫 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 沬 ,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参见“ 桑中之喜 ”。 2.桑树林里。《穆天子传》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宫 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 郭璞 注:“桑林之中。” 3.泛指山林僻远之处。《梁书·张缵传》:“何自谋其多僻,要桑中而远赴。” 读音:sāng zhōng 首字母缩写:sz 【包含桑中的诗词】
《定情诗》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 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 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 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 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 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 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 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 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 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 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 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 乃期东山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