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 宋 熙宁 九年(公元1076年), 苏轼 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臺诗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驀地狱成诗案,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 。” 清 吴廷华 《题杜文贞公小像》诗:“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读音:shī àn 首字母缩写:sa 【包含诗案的诗词】
《和关彦远雪》
春雨翻成雪,朝垆未觉炎。 拂檐惊乍响,缀袖喜初沾。 庭薄宁堪迹,空繁讵可瞻。 正怜风共起,终恨雨同渐。 疏箔光来细,重扉气入严。 形容樗栎隐,意象岱嵩添。 孤洁怜墙仞,虚明快屋檐。 栖枯偶猜蝶,穿隙暂疑蟾。 诗案闲飘楮,妆帷误洒奁。 萦盈仙缕结,琐屑女针铦。 屐上长干足,颐间角里髯。 手龟良欠药,肤粟重遭爓。 池忆秦龙死,河怀汉马潜。 三章满尝吊,两骑望能占。 有德群污化,无威众动恬。 坚凝我无必,皎洁尔何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