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十八罗汉

解释

十八罗汉 shíbā-luóhàn

[the eighteen arhat] 佛教称如来佛的十六弟子和降龙、伏虎两罗汉为十八罗汉

引用解释

佛教语。据《法住记》等记载,原为“十六罗汉”。 五代 以后,或加《法住记》作者 难提密多罗 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作者 摩拿罗多 而为“十八罗汉”。一说:误将第一尊 宾度罗 分为两人,加 难提密多罗 而为“十八罗汉”。尚有数说,率多附会传讹。见《罗汉图赞集》。 五代 张玄 等始画十八罗汉象。此后佛寺中多供奉“十八罗汉”。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今於 海南 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 子由 弟,使以时修敬。”参见“ 十六罗汉 ”。

读音:shí bā luó hàn

首字母缩写:sblh

【拼音】shíluóhàn

【用十八罗汉造句】

1、 人物作品有十八罗汉图、竹林七贤图、八仙图等等。

上一篇
十二月律
下一篇
十荡十决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