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谓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新唐书·哥舒翰传》:“ 乾祐 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 宋 陈亮 《复吴叔异书》:“ 亮 少之时颇不自量,盖尽与一世豪杰角其短长,而穷其技矣。卒之身与事左,而后生蠭起,十十五五,如乱山之不可一。” 2.谓每十里五里。 清 金农 《吴中春雨泊舟入夜寒甚被酒作歌》:“十十五五长短亭,好山对面失 洞庭 。” 读音:shí shí wǔ wǔ 首字母缩写:ssww 【包含十十五五的诗词】
《歌两淮》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登时诏语从天坠,汜为先锋制置。 并遣健士付阿权,等是两淮兵马地。 岂期将溃兵川流,翻手忽忽无十州。 前时冠剑错准抉拟,此事吐口贻人羞。 幸哉天祸不终极,至尊避殿忧思集。 枢臣督战侍臣谋,上则倚公参赞职。 征鞍此日去皇皇,所过骑士多羸伤。 不见何人出声鼓意气,但见十十五五坐路傍。 公趣下马询众语, |